月初CES 2025上發(fā)布,將于1月30日大年初二上市的RTX 50系卡皇5090終于在今天迎來了性能解禁時刻。
激動的心顫抖的手,那么它的具體表現(xiàn)如何,到底有沒有發(fā)布會中老黃所說的性能兩倍于上代RTX 4090?
接下來跟著小憶扒來的外媒有關(guān)RTX 5090性能搶先解禁測評來一起看看吧!
老規(guī)矩,咱們還是首先簡單了解下這代卡皇的核心規(guī)格:
RTX 5090基于Blackwell架構(gòu)采用代號GB202-300核心,其擁有 170 組 SM 單元 21760 個 CUDA 核心;
升級為512-bit位寬28GHz 32GB GDDR7顯存,等效帶寬高達1.7TB/s。
同時采用第五代張量核心、第四代光追單元,新增支持最新DLSS 4及多幀生成等,整卡最高功耗則來到了575W。
掏出RTX 40系規(guī)格圖我們可以看到,RTX 5090對比RTX 4090 CUDA核心數(shù)提升了約33%;
光追性能提升約66%、AI性能提升高達約154%,即便是殘血版RTX 5090D其AI性能對比RTX 4090提升也足有約78%。
另外,顯存類型、容量、位寬等提升同樣不可忽視!
總結(jié)來看,若僅以CUDA數(shù)量 33% 提升來論,講道理RTX 5090對比RTX 4090那只能算作為旗艦卡換代的常規(guī)升級。
畢竟上代RTX 4090對比RTX 3090這方面可足有60%左右提升。
不過,NVIDIA這次的牙膏擠爆操作似乎轉(zhuǎn)向了光追、AI、基于AI的DLSS 4多幀生成等功能性方面,特別是AI性能對比上代幾乎都有著翻倍的提升。
有了這些BUFF加持,能為RTX 5090性能帶來怎樣的改變呢?
以外媒hardzone公布的測試結(jié)果來看,在DirectX 11基準下的Fire Strike游戲性能測試中,2K及4K分辨率分別獲得41333分與29720分;
對比上代RTX 4090分別提升21.6%與7.4%,可以看到DirectX 11模式下RTX 5090提升明顯但表現(xiàn)并沒有太大驚喜。
而在DirectX 12圖形基準下,測得Time Spy 2K分辨率得分40015分,4K得分22423分;
對此RTX 4090分別提升24.4%、37.9%,在DirectX 12模式下,RTX 5090優(yōu)勢明顯拉大,且分辨率越高,領(lǐng)先越大。
以上兩項測試可看做無光追、無大力水手(DLSS)情況下RTX 5090的常規(guī)游戲性能(光柵性能)。
整體來看,其DX 11光柵性能相比RTX 4090平均提升14.5%,DX 12光柵性能平均提升31.15%。
具體到不同游戲測試中,默認4K分辨率超高預設(shè)關(guān)閉光追、幀生成,熱門大作平均幀與最低幀如下:
以上游戲測試平均幀來看,相比上代RTX 4090領(lǐng)先最大的是《賽博朋克2077》,提升約49%,領(lǐng)先較小的是《使命召喚:黑色行動6》,提升約12%。
整體5款游戲RTX 5090平均提升約為27%,這樣的表現(xiàn)不知道是否符合大伙兒預期?
超高預設(shè)且同時開啟光追的情況下,部分游戲測試結(jié)果如下:
其中《黑神話悟空》《賽博朋克2077》《死亡回歸》相比RTX 4090提升都有30%左右,《F1 2024》提升則來到40%。
不過,別忘了發(fā)布會中老黃宣傳的RTX 50系列獨有DLSS 4與多幀生成功能。
以賽博朋克2077為例,4K超高預設(shè)下開啟全景光線追蹤、1.7倍DLSS縮放并打開多幀生成后;
平均幀率直接由78幀暴漲至249幀,整整提升兩倍以上。
且根據(jù)外媒介紹,配合Nvidia Reflex低延遲技術(shù),多倍插幀讓幀率大幅提升的同時,并沒有帶來體驗上明顯的延遲增加。
好家伙,4K極高畫質(zhì)光追游戲跑滿240Hz高刷屏,這波真殺瘋了。
引用國外知名媒體PCWorld觀點:RTX 50系列DLSS 4多幀生成確實稱得上「游戲規(guī)則的改變者」。
這是不是意味著,NVIDIA游戲顯卡領(lǐng)域未來將拋棄現(xiàn)有堆核心規(guī)模策略,轉(zhuǎn)而專注以AI為基礎(chǔ)的多幀生成能力?
當然,RTX 5090以上性能提升并非沒有代價,例如指導價由上代1599美元大幅上漲至1999美元。
其次它的功耗也由原來450W暴漲至575W,整機需要1000W電源以支撐其運行等。
總的來說RTX 5090性能可以說是令人震撼,不過價格上漲、功耗暴增也讓一些用戶心里打鼓,希望廠家們都卷起來,早日把價格打下來。
本文編輯:@ 小憶
?本文著作權(quán)歸電手所有,未經(jīng)電手許可,不得轉(zhuǎn)載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