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伙應(yīng)該聽說了,Intel 連用多年的酷睿 i 系 CPU 將從下代 Meteor Lake 開始正式改名為「酷睿 Ultra」。
這一波改名要是沒有其他大動作支撐,顯然說不過去。
根據(jù) Intel 此前公布的線路圖,下代 Meteor Lake(即酷睿 Ultra)基于全新節(jié)點的 Intel 4(7nm)工藝基本是妥妥的了。
相較于上代 Intel 7(10nm)晶體管密度近乎翻倍,對標隔壁臺積電 4nm 也絲毫不落下風。
Intel 7 自 12 代酷睿面世兩年后便出現(xiàn) Intel 4,看來 14nm+++ 魔咒破除后,Intel 路果然順暢了不少。
除了制程工藝外,Meteor Lake CPU 的大小核架構(gòu)以及核顯都經(jīng)過了重新設(shè)計。
其中 P 核升級為 Redwood Cove 架構(gòu),E 核采用 Crestmont 架構(gòu)。
近日有國外網(wǎng)友透露,其僅憑借 22W 功耗便跑出了 4.8GHz 的最高睿頻,能效比提升非常明顯。
意味著在相同功耗下,Meteor Lake CPU 所釋放出來的性能將遠超前代。
再看核顯部分,采用了全新 Xe-LPG 架構(gòu),最高 128 個執(zhí)行單元、1024 個 FP32 單元,時鐘頻率可達為 2.2GHz。
有消息稱 Xe-LPG 核顯性能可領(lǐng)先 AMD Radeon 780M 13%。
不出意外跟 AMD 互掰落后多年的核顯,這次終于要重獲新生,反壓一頭了。
這么看來下代 Meteor Lake 不論工藝、架構(gòu)還是核顯通通大升級,給改個名以示尊重好像還真沒啥毛??!
凡事有但是,因為 Intel 4 工藝的良率、產(chǎn)量等問題,暫時還沒辦法特大規(guī)模鋪貨。
于是 Intel 又掏出了好飯先喂移動端慣例,今年代號 Meteor Lake 的酷睿 Ultra CPU 只在筆記本端。
至于是否 H、U、P 系都改名為酷睿 Ultra,按 Intel 說法預(yù)計這個月末發(fā)布,到時就知道答案。
新架構(gòu)、新工藝、新核顯啥的,沒錯這些都跟桌面端沒關(guān)系!
14 代桌面端代號則為 Raptor Lake-S Refresh ,純純上代 Raptor Lake 馬甲款。
名字也將繼續(xù)沿用酷睿 i3、i5、i7、i9。
性能方面嘛,根據(jù)外網(wǎng)泄露的跑分信息,14 代酷睿平均提升僅 3%…
除了 i7 14700K 增加了 4 個小核和 4 線程外,其他型號基本只是主頻增加 0.1 或 0.2GHz。
可以說 14 代酷睿桌面版表現(xiàn)是相當之拉胯了,什么!據(jù)說還要漲價?
說回移動端酷睿 Ultra 吧,這次還帶來了一些騷操作。
Intel 在前幾天一篇文章中對酷睿 Ultra 封裝技術(shù)進行了展示:
圖片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,除了核心的幾大模塊外,旁邊還直挺挺趟著兩顆內(nèi)存芯片。
從芯片編號可以確認來自三星的 LPDDR5X,單顆容量 8G,倆也就是 16G。
好好制造 CPU,Intel 怎么還整了個增加成本附贈內(nèi)存騷操作?
轉(zhuǎn)念一想將內(nèi)存與 CPU 集合在一起,無非是為了省去額外的內(nèi)存加裝空間。
對于輕薄本這樣內(nèi)部空間本來就小的產(chǎn)品來說,可為電池騰出更大空間,變相提升了續(xù)航。
當然這項技術(shù)也許并不適用于所有下代 Meteor Lake(酷睿 Ultra CPU),小憶倒認為更適合 Ultra 中低功耗 P 系或 U 系主打輕薄本領(lǐng)域的型號。
甭管怎么說,有了酷睿 Ultra CPU 加持,這代筆記本電腦非常值得期待一手。
至于桌面端,還是等明年吧!
根據(jù)目前的信息,下代 Meteor Lake(酷睿 Ultra CPU)采用新的工藝、架構(gòu),核顯也有所升級,整體還是比較令人期待的,希望酷睿 Ultra正式上線的時候不要讓大家失望。
本文編輯:@ 小淙
?本文著作權(quán)歸電手所有,未經(jīng)電手許可,不得轉(zhuǎn)載使用。